卷首语
1 蜀西湖松杉之美 金 云
艺术资讯
6 “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举办
6 “走进去 走出来:关于绘画创作的探索与思考——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系列研究展”举办
6 “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举办
7 “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展览举办
7 “信步西东——纪念童寯逝世四十周年绘画研究展”举办
7 “鹊华掇英——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举办
艺术欣赏
8 凝固的情感 崔文哲
美术时空
10 论拓本绘画的能指关系 周 鑫
14 图像学视角下的《杏园雅集图》与明精英文化 江羿冰
18 毕加索对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风格的影响研究 常庆利 谢竞仪
21 黄河主题绘画时代和风格的演变 王若男
24 基于“三高四新”战略下体育湘军题材写意人物画创作研究 王振宇
27 灵与欲的对立统一 王菁华
30 约翰·萨尔明绘画作品对图像的运用 税洋洋 牛 杰
33 塔皮埃斯绘画探索中对中国绘画元素的重新演绎 张宏旭
36 “滴流者”波洛克的绘画语言 张 卫
人文研究
40 执笔法的讨论荆铱迪
43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特征在当代摄影中的运用 董 蕾 王 贇
非物质文化遗产
46 “和合二仙”图式在版画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王宇菲 吴 震
49 传统门神画人物造型 孙洁如 吴 震
52 贵州惠水布依族枫香染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刘秋雅
理论研究
55 文创品牌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 李旭晨
58 丰子恺家庭美育的当代意义 陈幸慧
62 传统艺术文化在青少年公共美育智库建设中的方法研究 贾 涛
65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作用 刘 萍
68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对心理因素的关注及其对艺术治疗的价值 薛 劲 郑茹月
71 数字文旅视域下郑州商城遗址创新性开发策略研究 陈云峰 许美琦 房雅欣
视觉设计
75 基于文化基因的南粤古驿道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欧阳文昱 王小玉
81 新媒体语境下秦腔“耍牙”数字设计与推广研究 蒋 媛 蒋 巍
84 信息时代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张 田
87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视域的设计美学标准刍议 吴海波
园林与建筑
90 杭州南宋园林活动探究及其对湖山景观格局的影响 潘冰旎 沈实现
95 李维-史陀结构理论在美学中的思考 林井然 官世泉
98 “地平线上的云歌”与兰贾尼·谢塔尔轻盈景观的构建 张 禾
动漫探索
101 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实验动画 于晓晴
教学心得
106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设计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尹杨坚
111 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对潍坊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路 莹
114 虚拟现实技术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李 莉
117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思考 崔丽华
120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过程性评价机制探索与实践 牛春舟 朱玉凯 胡 佳
123 高校美育教学实践优化研究 唐红平
126 基于实践工作坊的艺工结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孙艺菲
129 基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 陈 倩
132 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融合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丁 蕾 顾 灿
13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 解雨婷
138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艺科融合”数字化人才培养思路探析 张米萌
141 “冰山理论”提升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研究 刘 义
144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中职美术教学策略 王开心 涂玉宝
147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资源进入高中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王佳曦 金 庞
150 传统工艺美术融入高中美术课程的创新实施路径 宋艾欣
153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美术与地理融合教学探究 袁嘉伟 董鑫铭
156 艺术新课标视角下VR技术助力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研究 关 霖
159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 张 益
162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德艺融合”教育模式探索 孟 培
165 基于本土文化的初中沥粉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刘 云
168 基于CIPP模式的初中学段艺术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教学评价指标构建 孙羽泽 张彦良
171 守正创新——运用数字技术优化深沪民间剪纸艺术校园传承的研究 吴允胜
175 设计思维理念下小学传统工艺课程设计新思路郑霄宇 黄岚铃 管幸生
179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建构初探 刘 娟 唐科君
182 “从阅读到视听”学前儿童绘本启蒙教育探析 左 蒙
艺术菁英
185 吕娜作品
186 马凌燕作品
187 卫佳诗作品
188 张胜男 李成蹊作品
封面:农民婚礼(局部)/布勒哲尔
封二:此君志欲攀天碧/张春生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山火/砍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