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之比较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47  更新时间:2013/12/31 11:42:21  文章录入:admin

 □庞 岩
 
       摘  要:在西方美术领域中,文艺复兴奠定了古典美的艺术规则和程式。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于神性中融入人性,圣母像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世古典美的标准之一。与此同时,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方绘画影响了中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靳尚谊作为中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将西方古典主义审美理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比较二者作品人物形象的异同,对于理解中西方美学理念和审美意识至关重要。文章试比较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从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拉斐尔圣母像形成的原因及特色三方面由内及外地分析拉斐尔的人物形象;其次分析靳尚谊作品的人物形象,先分析古典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再阐述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最后从美学思想、人文内涵和人物形象内涵等方面比较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拉斐尔  靳尚谊  人物形象  文艺复兴  美学理念  审美理想
 
        一、拉斐尔作品的人物形象
       1.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即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制度和打破宗教神学枷锁而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宗教的特色。
      (2)人文主义价值观树立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以基督教思想为核心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束缚、奴役着人们的精神。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逐中世纪黑暗的武器。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树立了人文主义价值观。
       2.拉斐尔圣母像形成的原因
      (1)绘画环境的影响
       拉斐尔父亲的艺术成就并不高,但温柔敦厚的气质深深地影响了拉斐尔。拉斐尔11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乌尔比诺大公的妻子收养并给了他宝贵的母爱,令他终生难忘。后来拉斐尔师承佩鲁吉诺,继承以优美抒情轮廓线为基础的温柔风格。这些因素为拉斐尔圣母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信仰因素
       拉斐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圣母的挚爱让他从感知美中汲取优美的形。他借助经常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那些崇高形式,建立起个人的艺术法则。拉斐尔在描绘圣母像面部特征时又从理想美中汲取优美的形象,将圣母的端庄与世俗的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拉斐尔圣母像的特色
      (1)平民式圣母像向女王式圣母像转变
拉斐尔作为一位圣母像画家赢得了持久的声誉,《坐着的圣母》便是拉斐尔众多圣母像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体现其圣母像特色从人间母亲向女王式转变的一幅重要画作。画中圣母虽然穿戴着农妇似的头巾和袍裙,但是她的容貌和精神已经褪去平民气质。圣母坚定不可侵犯的眼神和纯朴、宁静、高贵的气质,衬托出她的威严和端庄。画中人物安排紧凑,椭圆形构图和圣母稍微倾斜的脸庞带动了画面的韵律。
     (2)永恒理想美的表达
       当时的人们认为神是最高的美,人们愈是把人想象得与最高存在相仿和相似,关于人类美的概念也就愈完善。拉斐尔根据神的高贵形象创造了圣母的理想美,美的形式可以是个别的,或者是从许多个别中选择好的部件,把它们综合成理想的整体。拉斐尔用理智创造出精神性的圣母形象作为原型,表达人性至美的一面。他将神性融入人性,暗示了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人性的觉醒,强调人物形象的高贵性和崇高性,这种高贵性和崇高性又体现为作品中的宁静与优雅。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单纯、和谐统一,组合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转换,整体的美感强烈。这种美能为视觉所感受,为理智所理解。因此,拉斐尔开创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古典主义造型理想美和精神理想美的集大成者。
        二、靳尚谊作品的人物形象
       1.古典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古典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古典写实主义油画对欧洲古典油画精粹的追溯性探求,以其特有的唯美再现和使人可信的魅力占据了中国绘画的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油画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油画在精神层面已初步具有中国的审美特色;二是中国油画技巧在挖掘油画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两个方面中,尤以中国古典写实主义表现最具代表性,它不仅深入地研究了正宗欧洲油画技巧的精微之处,而且比较好地把中国优秀文化和西方理性文化融会贯通,使古典写实画风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
       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是将西方写实语言与中国传统写意相结合,塑造知性文人古典形象。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以浪漫情怀的英雄主义为总体特征;至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趣味向个体性平民意识转变。靳尚谊就是这段时期古典写实油画的代表人物,其早期以革命历史画为起点,主要创作对象是伟人;1970—1980年是靳尚谊绘画的转型期,他的视线开始从伟人转向普通大众,作品充满人文情怀。靳尚谊的绘画一方面以西方悠久的油画传统为根基,另一方面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对中国社会变革宏观而深刻的认识为依据。通过长期的努力,他逐步将中国水墨的写意性和油画结合起来,使作品常带有一种中国式的审美意境,创造出独具东方情调与现代特点的“新古典主义”。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融入了中国人的个性和中国文化的气质,结合中西文化理念,形成了一种具有古典主义造型、富有知性文人形象的绘画风格。
        三、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之比较
       1.相同点:追求古典主义的理想美
       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中西古典艺术反映出的古典审美理想既有民族的独特个性又有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共性。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只是中西方对于美的理解不同。西方人主要通过艺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控制,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把握;中国人通过艺术彰显主体的“心灵和谐”,实现塑造健全人格和人与大自然的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东西方画家通过描绘客体不仅表现主体对客体的把握能力,而且侧重体现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画家在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的不仅仅是美好的自然,而且融入了他们的理想美,表达自我与自然同化,与社会和谐。用理性设计出的形象具有至高的精神性,形象心灵处于和谐与宁静的状态,显出伟大与高尚。
       2.拉斐尔与靳尚谊作品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1)人文内涵不同
       中国早期油画是明清之际西画东渐的一种典型现象,“画法参照”“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是近现代西画东渐的重要模式。在此过程中,油画中国化经历了“传统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和“西方主义”四个过程,这是中国油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国引进油画的侧重点是学习掌握油画材料技法,达到描绘现实、借助材料表达人们现实的生活和理想的目的,这与西方使用油画材料的角度完全不同。基督教是西方中世纪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精神支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为宗教服务。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方人依托油画材料的写实性借助神的形象肯定现实生活,赞扬人性。
      (2)人物形象内涵不同
       拉斐尔用理智根据美学理念创造出理想的形象,这种理想既来源于现实,但更多地来源于他对古典美学的理解。拉斐尔从古代的源流中汲取了高雅的趣味,通常用一般概念的形象组成最终理想的形象。如,理想的形象应该选取甲的脸孔、乙的胸部、丙的双腿、丁的双肩、戊的双手等,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化了形象。按照寓意的途径从本质上重复了理想形象,可是漠视了人的真实身份,但是这一切符合“使人物相似,同时加以美化”的古典规则。拉斐尔在1514年致友人卡斯特里奥的信中就说过:“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个作为我的模特儿……但由于选择模特儿是困难的,因此在创作时,我还不得不求助于我头脑中已形成的和我正在尽力搜求的理想美的形象,它是否就是那样完美,我不知道,但我正努力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拉斐尔的圣母像作品给人以愉悦,同时给人以教益。与此相比,靳尚谊借助现实形象表达内心的美学理想,真实地表现了人的形象与精神世界的内在统一,以此表达纯净典雅的东方审美境界。他说:“我把肖像画创作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要体现我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在靳尚谊的肖像画中,不仅人物形象貌似真实对象,而且人物的个性及其精神状态鲜明生动。靳尚谊通过所描绘的对象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是在“人的主题”这个时代命题上作出独特回答的艺术家。
        结语
       拉斐尔对于艺术追求崇高的理性精神,其笔下的圣母形象仪态端庄,展现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当古典主义传入中国,成为表现中国人精神状态和理想的手段时,靳尚谊将肖像画的变革与发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新古典主义”。他们在不同语境下发展了古典主义,创造了新样式,值得我们长久学习和敬仰。
 
参考文献:
[1](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潘耀昌,陈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4]方昱.华丽的回归:文艺复兴的辉煌与荣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沈卫星.靳尚谊:创造平凡劳动者的动人形象.
http://news.sohu.com/20050518/n225609718.shtml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