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春天,喜爱玉兰花吧 赵黎畅
艺术资讯
6 “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开幕
6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开幕
6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举办
6 “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举办
7 “承续与转型——湖北美术教育专题研究展(1920—1985)”举办
7 “艺坛同仁——吴作人与李苦禅作品展”开幕
艺术欣赏
8 春耕 静言
美术时空
10 董其昌《集古树石画稿》研究 金又
16 论苏轼《潇湘竹石图》中的物化美学 黄慎文
20 体象与内化 陈明坤
23 论近现代中国艺术史背景中林风眠的抒情艺术 姚丹
26 北魏迁洛后石棺床围屏的图像配置探析 江若然
30 马奈绘画形式语言研究 尹骅
33 波提切利蛋彩画中的色彩研究:从运用到象征 王磊
36 奥尔巴赫绘画方法研究 宁宁
39 耿建翌的视觉新场域研究 张佳乐
42 杜尚在《泉》中所反映的思想探究 刘心依
45 重理尚法的元代墨竹 万壮伟
48 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表现与审美人格关系探究 骆丽君
51 中国画中传统节日元素的表现与文化传承 李雨昕
非遗研究
54 泰山石敢当视觉形象与其精神内涵的价值耦合 王立诗 范子铭 赵诺
58 皮影戏艺术元素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李红娟
61 潮汕嵌瓷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作业设计研究 林妙璇
理论研究
64 情感与界限的诉求 王楚凡
68 技艺相合视域下的先秦传统造物思想研究(上) 胡凡
72 胡明哲造形教学思想分析 张娜娜
艺术融创
75 “新文创”的叙事共融 毕绿
79 数字建造体系下的“数字织造”与教学模式研究 陈威 郭耀先
艺术设计
82 文化认知视角下儿童玩具的设计要素研究 元丽莉 靳涵 季媛琪
88 校园数字地图制作的设计方法研究 白泽垚
93 文旅融合视域下苏州粮仓文化的艺术设计创新路径探析 师锌桢
96 中华传统美学与现代工业设计的交融 王思妮
99 地域文化元素在舞台美术服装造型设计中的深度应用与创意表达 李晖
园林与建筑
102 崭新的基本建造 梁昊
105 城市公园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 王韵哲
108 沉浸式思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闫宏博 赵子言
美育思政
111 构建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的策略研究 王千
115 新时代浸润式美育模式下高校“思政+美术”的跨学科融合 王艺霖
118 高校美育视角下山西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应用策略研究 李双通
121 五年制高职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陈桦
教研教改
124 艺术高校结对帮扶双向协同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 马俍
127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深化探究 韦玮
130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刘存 冯若渝 赵紫妍
133 环境设计基础课群改革研究 耿舒畅
136 环境设计专业实训课程的OMO教学模式探索 卫春青 胡兰
139 基于多维互动模式的美术文献研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吕作用 陈浚哲
142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葛凌蓝
145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詹瑞婷
148 新文科背景下美术学科建设的融合探究与实施路径 程晓捷 刘泳麟
151 融媒体背景下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路径探索 刘修齐 蒋君莲
154 “思政引领,数智赋能”的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谢沁沁 明兰
157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 王禹
160 人工智能视域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德师风建设探析 孙梦媛 张宏赡
163 职业本科艺术类混合式教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夏在希
166 基于文化传承的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究 夏眉莎
169 PBL模式下家国情怀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究 郑荔冰
173 绘阅智创馆:少儿绘本“数字化学习”策略谈 章丹青
176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小学美术学科教学 王广宇
180 “全景美术”教学:跨学科视角下的创新路径 朱梦笛
183 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施路径 李姿谕
艺术菁英
186 周晓敏作品
187 吕梦凡作品
188 岳书棋作品
封面:山水轴(局部)/梅清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翠鸟双舞/鲍仕魁
封底:空谷流翠/吴晗华
|